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嘉義市社區大學開設茶心茶修課程已有15年,指導老師謝明素具備茶文化專業領域,透過社大終身學習平台傳授茶文化知識技能,嘉惠無數學子,今年獲嘉義市政府補助獎勵[社區大學優良特色課程~發展地方知識學],執行成果豐碩,特選在11月24日下午二點於 餐廳辦理[在地茶文化的延續與創新成果展]。
從晨曦中的茶園景致,到午後飄來的茶煙香氣,茶不只是農作物,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態度,也是一份與土地深深連結的記憶。為了更深入理解這片土地所孕育的茶,謝老師帶著學員學習茶葉的分類、製程、品飲方式與沖泡技藝,了解「阿里山茶」背後的文化底蘊與工藝精神,希望把這份屬於在地的知識與技藝傳遞出去,讓年輕一代也能接觸、理解並愛上這片茶鄉的美好。
學員們經過這段期間對茶葉知識、泡茶技巧、茶席美學與在地文化的學習,我們選擇用一場茶會,作為階段性學習的總結與展現。從選茶、備具、佈席到迎賓與主持,每一個細節,都是用心思考、實作練習的成果。在這場茶會中,不僅有阿里山茶的清香,更有我們對土地的情感、對文化的尊重,以及對茶藝精神的理解。茶會的主題、氛圍設計、茶點選擇,也都融入了在地元素,我們想讓來賓不只是喝茶,而是能「感受茶」、「聽見茶的故事」。
謝明素老師表示:以茶性的角度出發人性思考,在課程內容中認識、品茗不同的茶來學習其中的知識、樂趣以及「真善美」。置身於茶修的境界,淺悟茶禮,養心養靜,體會茶中最真切的茶思禪味。課程輔導學員通過泡茶師技能,包含了解茶產業、茶文化、泡茶儀態、茶道展演等專業訓練。
透過泡茶、品茶的過程,鄰里之間能自然地坐下來聊天,分享生活點滴,也能彼此了解、建立信任。比起正式的會議或活動,茶會氣氛更輕鬆,能吸引不同年齡層的居民參與,促進世代間的交流與互動。在推動社區發展時,藉由茶會不僅能凝聚社區共識,更有助於發掘在地的意見與需求。從一杯茶開始,讓鄰里關係更緊密,讓社區更有溫度與活力。「以茶會友」不只是喝茶,更是一種連結人的方式,讓社區從「鄰居」變成「朋友」,共同打造更和諧、有人情味的生活環境。
活動日期:114年11月24日下午2:00-4:00
活動地點:
主辦單位:嘉義市社區大學
指導單位:嘉義市政府
指導老師:謝明素/茶話人文舘茶藝總監、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茶道主任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茶煙起,敬土地!嘉市社大成果展讓您「聽見茶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