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化作心靈良藥 專訪台灣首位4國認證旅歐音樂治療師
音符化作心靈良藥 專訪台灣首位4國認證旅歐音樂治療師

音符化作心靈良藥 專訪台灣首位4國認證旅歐音樂治療師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近年來,大眾越來越關注精神健康的身心議題,除了傳統的諮商方式或尋求精神科協助之外,創造性藝術治療也日益受到關注,例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等,透過運用不同的媒介來達成各種非侵入性的目標。台灣整體音樂治療師人數已近百人,其中,Zoe翁宇蓉是第一位多國認證旅歐的音樂治療師,出國近十年的時間,仍然心繫台灣,推出免費線上課程《音樂治療師的養成與發展之路,你也可以》與讀書會,將音樂的力量帶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音樂薰陶從小開始 美德台瑞4國認證

音樂治療師Zoe翁宇蓉,出生於台灣台北,獲得美國音樂治療協會註冊(MT-BC)、德國音樂治療協會認證(DMtG)、台灣音樂治療學會認證(TCMT)、瑞士音樂治療協會註冊(SFMT)等4國認證的音樂治療師身分,目前旅居於德國慕尼黑。Zoe自小成長在充滿音樂薰陶的家庭,學習鋼琴、雙簧管、聲樂、琵琶等多種中西樂器。在台灣讀大學時,選擇音樂與音樂教育作為主要學習目標,過程中發現音樂不僅僅是技術和藝術的表現,對情緒和心理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一家綜合醫院舉辦的工作坊上,了解到音樂治療如何幫助特殊需求兒童改善社交能力,大學畢業後便到美國跟隨世界音樂與醫療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and Medicine)主席Dr. Suzanne B. Hanser學習音樂治療。

Zoe受訪時回憶,這段從音樂教育到音樂治療的轉變之路,讓她更深刻地感受到音樂的力量無限,音樂不僅能夠帶給人們美的享受,更能治癒人心。

周遊列國深度學習 心繫台灣持續回饋

自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音樂治療結業後,Zoe求知若渴,對於歐洲體系與美洲體系的音樂治療方式差異感到濃厚的興趣,因此她前往英國倫敦皇家醫院(Royal hospital neuro disability)學習意識障礙中的音樂治療評估MATADOC。之後輾轉到歐陸內的德國海德堡SRH大學研習音樂治療碩士。

自2022年起,Zoe在德國慕尼黑kbo精神與心理治療專科教學醫院,全職擔任專任音樂治療師及督導。除了全職的音樂治療工作之外,她亦趁地利之便到瑞士蘇黎世大學附設醫院,研究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的音樂治療手法NICU-MT。

即使這十年來都在國外發展,Zoe仍和台灣音樂治療學會保持緊密聯繫,2019年,於世界音樂治療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 WFMT)年會中展示研究海報並榮獲獎學金肯定。這項殊榮不僅提升了台灣在國際音樂治療領域的能見度,更促成中華民國應用音樂協會(前身為台灣音樂治療學會)成功加入WFMT,正式躋身國際專業組織的行列。

見證音樂治療在台邁向專業化 推免費課程有助推廣

Zoe作為一位在海外工作多年的音樂治療師,見證了世界各國醫療人力需求的增長,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越來越多醫療機關、諮商與團體加入音樂治療的元素。Zoe觀察台灣相關產業的發展現況,可以看到這個專業正在多方面成長,像是大專院校陸續開設相關課程,如:東海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增設音樂治療組、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推音樂治療組等;政府部門開始重視這個領域,民間企業與基金會也投入資源,支持醫療場所的音樂治療服務。

什麼是音樂治療?在台灣,這是個正在發展的領域,其實它起源於1950年代,至今已有超過50年歷史,簡而言之,是由合格的音樂治療師,運用系統化的音樂經驗,幫助生理、心理、認知及社會等功能上有需求者。

不過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沒有一套正式的規範系統,Zoe認為讓越來越多民眾接觸音樂治療,有助於推動這個專業的發展,因此她開設了免費的線上課程,介紹音樂治療的價值以及獨特性,期望能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專業,也期待制度與相關法規建立的那一天。

無聲之處,以樂療心:跨文化醫療現場的案例分享

過去三年,翁宇蓉在德國慕尼黑kbo精神與心理治療專科教學醫院,全職擔任專任音樂治療師及督導。除了全職的音樂治療工作之外,她亦趁地利之便到瑞士蘇黎世大學附設醫院,研究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的音樂治療手法NICU-MT,接下來也將轉赴瑞士發展。Zoe分享在德國的經驗,曾接觸一位來自難民安置中心的B先生,是一位26歲的男性個案,診斷為適應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s 國際疾病分類ICD F43.2)。由於才抵達德國數月,面對環境的劇烈改變,產生了嚴重的適應困難,導致情緒與社交功能明顯受損。入院時,他拒絕與人交談,迴避任何眼神接觸,也因語言隔閡,醫護人員無法確認他是否能使用當地的德語、英語或其他語言溝通。

在這個困境中,音樂發揮了關鍵的橋樑作用。透過一對一的音樂介入,我們發現儘管B先生在人際互動中表現退縮,但在彈奏鋼琴時卻展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與創造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他從未受過正式的鋼琴訓練,卻對音符、節奏和和弦展現出優異的敏銳度。音樂成為了他表達情緒的重要媒介:

當心情愉悅時,B先生會彈奏出充滿活力的輕快節奏;情緒低落時,則會以不和諧的和弦表達內心的矛盾與困擾,經過約多次的個別療程後,Zoe將他引導入多人的音樂治療團體。儘管語言溝通仍有障礙,但通過集體的鼓圈活動,B先生逐漸能夠與其他成員建立眼神接觸,在活動結束時展露微笑,透過鼓聲與節奏找回了自身能力與自信。

這種進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在大約三個月的住院期間,B先生明顯改善了社交互動能力,開始能與病房的其他人建立友誼,有說有笑。最終在社工協助下,他也順利找到新的住所。

提供留學與職涯諮詢 有效降低學習花費 順利海外求職

在全職工作之餘,Zoe也分出心力提供留學與職涯諮詢服務,周遊列國的經驗,讓她知道某些國家學習音樂治療的經濟負擔相對較輕,不只可以透過申請獎學金的方式出國學習,在某些特定國家,甚至可以在畢業工作後申報部分學費的退還。

許多人紛紛回饋,「我找到工作了!非常感謝妳當初幫我改那些履歷,然後幫我諮詢~應該幫我加了不少分:)感謝妳一直都幫我,不然我也很難找到工作」,「​謝謝你這麼詳細的回答!剛好學校在上這門課,聽到德國的立法處境,於是查了一下台灣的(本來就也知道台灣在這方面還在努力)。但經過你的回答現在至少對音樂治療師工作權有更明確的概念」,「只是不確定如果未來這樣的狀況,若主管仍希望我嘗試的話可以怎麼回應,或是怎麼嘗試,謝謝你每次的建議、都讓我不會亂了陣腳」,「很感謝這一年又有你的幫助,真的覺得我很幸運!」,「非常謝謝妳在短短幾十分鐘內已經開我過去多年的謎團,跟妳談話就像是解開了空中的霧,尤其是妳可以很有系統的講解知識,這些是從別的地方學不到的。」這些回饋讓Zoe更覺得自己能抽出時間進行服務是值得的,目前Zoe更推出全新的《大夢想小預算》課程,因為Zoe深信教育是基本人權,不該受限於經濟而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本課程結合她多年實戰經驗,透過資源優化與獎助探索,協助想要追夢學習音樂治療的人如何有效學習與降低學習成本,找到最適合的音樂治療學習管道。

以實證科學為主 多元文化與個案中心的音樂策略

Zoe的理念以實證科學的手法為主(Evidence-Based Practice),融合了來自美洲、歐洲及亞洲的豐富經驗,強調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別注重各國的特色。通過這些經驗,發展出一種綜合的音樂方案,包含了人本主義、行為學、神經科學和精神分析等多種理論。並且強調以個案為中心,根據每位個案的獨特需求和背景,量身訂製音樂策略,推出《音樂與自我照顧:客製化課程》,適合希望透過音樂增進心理韌性,或者是正在尋找生活意義、探索自我的人,也很推薦給需要壓力調適,尋找引導來實現個人成長與突破的人。

Zoe抽空回台時,在大學舉辦的講座,吸引許多對於音樂治療師有興趣的聽眾,座無虛席。照片/翁宇蓉提供

升學諮詢課程外 推MUSIC生活應用課程提升自我

除了專業方面的線上課程外,Zoe也推出提升自我的生活應用類課程,目前《音樂治療新手必修課,0-1用音樂解鎖多方位自我升級》正在測試中,將於6月10日正式上架。本課程共計約7 時,涵蓋五個核心章節:以英文字母MUSIC編排分別為

M(Mood&Emotion)第一章:音樂與情緒體驗的關係、

U(Upgrade)第二章:音樂對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

S(Self)第三章:音樂在自我探索中的角色、

I(Identity)第四章:音樂與個人及身份認同、

C(Clinic)第五章:音樂治療的實踐基礎與應用。

學員將在課程中展現對音樂與心理健康領域的專注與投入,可學到將音樂作為情緒調節、自我探索及健康促進工具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課程採取預約諮詢制,如果有興趣,馬上預約免費的30分鐘諮詢,讓我們透過音樂一起塑造更好的自己!

預約連結:https://calendly.com/zoemusictale-info/music-therapy-101

免責聲明

此課程資訊不是就任何個案或病人給予醫學建議、診斷、諮商或治療,亦不應取代專業醫療建議、診斷、諮商或治療。在必要時,請向醫生或心理師等專業人員求助。

小檔案:

姓名:翁宇蓉(Zoe)

出生:台灣台北

職業:音樂治療師,曾任職德國慕尼黑kbo精神與心理治療專科教學醫院

認證:

美國音樂治療協會認證(MT-BC)

德國音樂治療協會註冊(DMtG)

台灣音樂治療學會認證會員(TCMT)

瑞士音樂治療協會註冊(SFMT)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音符化作心靈良藥 專訪台灣首位4國認證旅歐音樂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