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宗教文化]記者/游宏琦 綜合報導
在華人祈福傳統裡,「點燈」幾乎從不缺席:佛前供燈、過年點光明燈、太歲燈、節慶供花供燈……一簇火光,象徵願心化為光明。
薩迦文殊佛學會近日宣布,2026年以「兩地一心」為主軸,啟動台灣常年光明燈與印度菩提伽耶、薩迦寺「千佛光明壇城燈」同步供燈計畫,讓一盞燈在本土道場與佛陀證悟聖地兩地同明、一年相續。

《活動資訊與報名方式》:內有詳細說明https://hhsakya.pse.is/8azskr
為什麼祈福少不了「點燈」
在佛教傳統中,燈光比喻般若智慧之明。供燈,不止於儀式感,更是把發願—供養—回向落實為日常修持的可見行動──以光破暗、以願攝心,令自他善根增長。從社群面向看,道場的晨昏課誦、每週共修與年度法會季,讓個人的祈願被安置在共同修持的場域中,形成穩定、持續的宗教支持。既使從中國傳統道教的儀式來說,點燈;總意涵中,與~延壽、續命、破邪、運氣,息息相關。
三個面向的佛前點燈:智慧・健康・資糧
文殊佛學會將信眾最關切的祈願聚焦為三類佛前點燈(供讀者依願選擇;細節以活動頁公告為準):
道場修持安排(摘述):
晨課《隨念三寶經》《三十五佛懺》《度母四壇供》;晚課《護法總集》;每週三四臂觀音共修、每週六誦讀大乘經典;月薈供與藥師佛日專修回向。薩迦法王,蒞台期間之大法會,亦將功德回向,供燈名單。
何以罕見:台灣 × 佛陀聖地「雙地相續」
此次專案的特殊處,在於讓願心同時安在日常修持與聖地壇城兩個軸線上:
- 台灣端:由常住僧團每日課誦、例行共修與法會,恆常回向供燈者。
- 印度端:在菩提伽耶薩迦寺「賢劫千佛」壇城前,365天長明;法會季(約每年12月至翌年3月)由薩迦法王與僧眾恆常修法,並將功德迴向供燈名單。
主辦單位表示,兩地合供意在「雙地同明」,讓願力不息、福慧雙增。
合供者之兩項結緣品(主辦單位說明)
編按:結緣品用途與象徵為信仰內涵之描述,讀者可依個人信念自由理解;實際內容以主辦公告為準。

點燈祈願文與滿願咒(供讀者參考)
點燈祈願文(常見於藏傳道場之燈供發願文):
稀有光明此燈燭 壇城聖眾盡奉獻 願與彌陀合為一
供獻賢劫千佛等 父母為首有情眾 三寶三根眾諦力
無餘廣大十方境 此生以及各所生 吾等如此所發願
師尊空行護法眾 皆能親見佛淨土 祈請加被速得成
滿願咒(如願成辦,常連誦三遍或七遍):
爹雅他 班贊支雅 阿哇波達 拿耶梭哈(×3)
念誦說明(簡):以清淨心將光明獻諸佛菩薩,先誦發願文擴大回向面向,繼以滿願咒作結,並回向自他安樂與菩提道業。
活動資訊(重點)
把願心放進「會發光的容器」,是一種可被看見的修持。清晨與薄暮的課誦、每週的共修、年度法會季,以及從台灣到菩提伽耶的雙地相續,讓個人的祈願被放入更長的時間軸與更廣的宗教社群之中——既是精神寄託,也是對家人與親友的祝福🙏。
《報導聲明》
本文為宗教文化新聞報導;關於「功德」「加持」等為信仰內涵之描述,旨在呈現其教義脈絡與社群實踐,讀者可依個人信仰自由理解。詳情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