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為響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及中央2050淨零轉型政策,基隆市政府近年積極推動交通綠能轉型,使得目前基隆市電動機車就佔近2萬輛、約10%比例,為全臺電動機車密度最高的城市。因此,為協助傳統機車行因應電動機車維修與面對永續綠能交通的趨勢,市府自今年1月率全臺之先推出「機車產業輔導綠能轉型補助計畫」,全面輔導傳統機車行技術提升與設備更新,打造「油電合一」新車行經營模式。截至6月30日為止,已超過140家車行完成綠能轉型(約占全市車行總數40%),展現出基隆交通環境正快速向低碳移動模式轉變,為城市永續奠定良好基礎。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長蔡馥嚀表示,計畫推出以來廣受在地車行業者熱烈支持,今年我們除了編列補助經費,輔導車行轉型成為「油電合一」店,同時成立專業輔導團隊,提供車行專人一對一諮詢與線上Line客服「基隆綠能車行補助通」服務,協助車行釐清補助流程及解決轉型疑慮。補助內容涵蓋綠能轉型、留才獎勵、設備更新三大方向,實質降低業者轉型門檻,強化營運效率與市場競爭力,現在在基隆已經可以隨處看見市府認可的「基隆友善車行」認證標誌。

此外,為協助車行增進電動機車維修技術,市府自6月至7月間陸續舉辦三場「政策宣導暨技術培訓座談會」,邀請經濟部中華經濟研究院、基隆市機車商業同業公會、各大車廠與經銷商代表共同參與,會中不僅協助車行掌握補助申請重點外,更成功培訓出50多位技術人員取得電動機車維修專業證照(含中央及各大車廠廠牌認證),並一併廣納產業端實際需求與意見,作為未來政策滾動式修正與資源規劃的重要依據。

許多車行業者反映,過去對電動機車維修不熟悉,也擔心轉型投入成本過高,但在市府補助與技術培訓支持下,成功升級為「油電合一店」,吸引更多元顧客上門,拓展新商機。蔡馥嚀強調:「綠能轉型不能光靠政府單方面設想,而是要讓產業界共同參與政策,轉型才能真正落地」。未來,市府將持續擴大「友善車行」標誌導入、強化數位行銷與車行交流活動,深化產業與市民的低碳意識連結,市府持續和業者共同攜手共創智慧、低碳、永續的新局,實現綠色經濟與永續城市的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