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114年度學校午餐菜單設計暨表揚活動—第二屆午星獎」,今(114)年度由北市景美國小及幸安國小分別榮獲「永續飲食(低碳飲食)獎」及「最佳創意獎」,展現臺北市在營養午餐創新與永續推動的成果。
校園營養午餐不僅要吃得安心,更要吃得健康!臺北市教育局始終堅持以「安全、健康」為核心,隨著114學年度開學,持續透過4項機制全面把關,從食材源頭、跨局處聯合稽查、每月定期抽驗及資訊公開、嚴格守護學生每日午餐,讓每一口都安心又健康,學校團隊也展現創意能量。
北市教育局說,景美國小以「淨零日」低碳午餐菜單奪得午星獎「永續飲食(低碳飲食)獎」肯定,靈感源自孩子對守護地球的心願,在學校課堂上,孩子們聽到「地球暖化」、「北極熊快沒有家了」的故事,自發的提到:「如果每天的營養午餐,我們可以少吃肉,多吃蔬菜,這樣地球是不是就會比較涼快?」正是這份純真的心願,讓營養師決定和孩子一起規劃如何透過日常飲食改變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在師生攜手合作將每月最後一週規劃為「減少吃肉,多吃蔬菜」的淨零低碳飲食。

此次獲獎的食譜是景美國小最受歡迎的淨零日低碳飲食食譜之一,包含人氣料理「野菇豆腐煲」,使用在地天然菇類與高蛋白豆腐,低碳美味兼具營養;配菜如洋蔥炒蛋及日式炊飯,其中「日式炊飯」在日本常被稱為「媽媽的味道」,因為總是用當季的蔬菜、家裡現有的食材,慢慢炊煮而成,帶著家的溫暖與關懷。孩子們一口一口吃下的,不只是健康的蔬食,也是一份守護地球的行動,實踐惜食精神,讓每一口都減碳、無負擔,將綠色飲食從校園延伸至家庭,實踐惜食減碳的理念。

幸安國小則以「梅子創意菜單」脫穎而出,菜單包含紫米飯、梅子肉丁、豆漿蒸蛋、有機蒜香荷葉白菜、義式洋蔥湯與哈密瓜。主菜「梅子肉丁」起源為幸安國小校園角落一株開滿梅花的梅樹,每年盼著它結果,終於在3年前結出梅子果實,營養師便設計醃脆梅的食農教育課程,第二年梅子大豐收,更是將收成醃好的脆梅分享到班級級每位孩子都可以享用到,今年梅子收成第三年,營養師突發奇想的將醃好的脆梅加入午餐菜單,製作出富有創意又美味的午餐菜色,當天配合全校午餐廣播劇介紹,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讓孩子在享用午餐時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旅程。

教育局表示,臺北市長期推動學校午餐食材品質與食農教育,每週供應3次有機蔬菜及1次有機米,國小加碼每月1次有機菇,鼓勵各校結合在地特色與永續飲食理念,發展具教育意涵的菜單設計。此次獲獎不僅是對學校團隊努力的肯定,更展現本市午餐政策在健康、教育與永續面向的成果,未來將持續以營養午餐為核心,深化學生飲食素養,並培養永續生活態度與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