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撰文‧徐采薇
娛樂帝國迪士尼傳來捷報,2024財年第三季整體串流業務首度實現獲利。背後,是傳奇執行長艾格回任後,透過精簡支出、擴大分眾,打出的漂亮一役。
「很高興能重返D23!」美國加州當地時間8月9日晚間,華特迪士尼(以下稱迪士尼)執行長艾格(Bob Iger)登上兩年一度的「D23迪士尼粉絲大會」舞台,在萬人掌聲中分享自己回歸的喜悅。
這位被稱為迪士尼傳奇執行長的人物,曾在2005年到2021年間,帶領迪士尼陸續收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及21世紀福斯等電影公司。在他任內,迪士尼的市值翻了四倍,從原本500億美元(約1.6兆新台幣)成長至逾2500億美元(約8兆新台幣)。
早在2021年底卸任的他,卻因涵蓋迪士尼串流業務的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服務消費者)部門遲遲無法獲利,甚至在2022年出現單季15億美元(約480億新台幣)虧損,不得不在2022年底重出江湖,並啟動一連串救火策略。
外界都睜大眼睛看這位傳奇執行長如何挽救迪士尼的同時,艾格也不負眾望,在上任一年半後繳出亮眼成績單。
砍支出 產製重質不重量
攤開迪士尼財報,2024財年第三季,包含Disney+、Hulu、EPSN+等平台在內的串流業務,總收入近64億美元(約2048億新台幣),比去年同期成長15%,獲利達4700萬美元(約15億新台幣),是迪士尼所有串流部門首次共同獲利。這位傳奇執行長,是如何扭轉頹勢,帶領迪士尼串流事業轉虧為盈?
艾格的第一步,是大砍支出,精簡各項成本。他一上任,就在2023年初祭出撙節政策,宣布裁員7千名員工,並削減55億美元(約1760億新台幣)成本。
這項看似降低成本的策略,代表的,其實是迪士尼不再採取「片海戰術」來增加內容數量,而是要透過影片減產,提升每部作品的品質。
原來,上一任執行長包正博(Bob Chapek)看準疫情下串流當道,2022年一舉砸330億美元(約1.06兆新台幣)、規畫近兩百部作品擴充原創內容,相比前一年的內容投資金額大增3成。
但,他的大撒幣策略卻因重視快速,導致製作水準下降,多部電影票房滑鐵盧。在2022年全球最賠錢電影排名中,迪士尼發行的《奇異冒險》、《阿姆斯特丹》及《巴斯光年》就包辦前三,分別虧損超過1億美元。也難怪艾格一回鍋,就積極實行汰弱留強策略,把提升品質視為重中之重。
「目前迪士尼出片節奏已放緩。」迪士尼娛樂公司聯合主席柏格曼(Alan Bergman)也證實這個說法。他指出,目前皮克斯和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每年約產出一部動畫電影;漫威則是三部電影和影集。
「用量轟炸,卻不講求品質,已經不管用了。」台灣電影行銷公司牽猴子創辦人王師解釋,疫情結束後,人們的體驗場域已經從家裡客廳回到電影院,迪士尼必須靠品質取勝,才能贏回閱聽人的心。
(閱讀全文…https://bit.ly/4fWfAbh)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44期)
The post 他曾讓迪士尼市值翻4倍,2年前回鍋救火…迪士尼傳奇執行長艾格花1年半做3件事,串流首度獲利 appeared first on 民生電子報.